讲座回顾| 田淼:全球视野与视角的科技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1

2024年3月9日9:30—11:30,我系“历史+”跨学科对话系列讲座第19期在1330室成功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与视角的科技史研究”,主讲人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主任田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云逸,我系副主任朱明、世界史教研室主任赵继珂、Timothy P. Baycroft等教师和系内外多名学生参与。

田淼老师从图像“分歧的产生”开始了讲座。这是一幅底色完全相同,但呈现效果却有所不同的图像。田老师告诉大家,历史研究正如这幅图,挖出去的是史实,诠释的是每一个人的主观意识,是个人视角。在研究当中,视野可以决定研究什么,而视角则决定了怎么研究。

随后,田老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第一个案例:“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即浸入静止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物体是否沉入液体只与比重有关,大于浮力则沉入,小于浮力则漂浮。对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浮力应该取决于物体的组成元素(土、气、水、火),至于冰山为何能浮在水面,则是形状所致。虽然,阿基米德与亚里士多德均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但两者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到的结论也有所差异。

早期阿基米德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也影响了后世学者,比如伽利略与卢多维科·德尔·科隆布(Ludovico delle Colombe)同样就浮力问题发生过辩论。作为亚里士多德主义学者,科隆布通过乌木实验试图说服伽利略。他表示,球形乌木沉于水中,而材质相同的板形乌木却浮在水面,这恰好说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正确性,即物体能够浮起是其形状所致。对此,伽利略虽有怀疑,但受制于科学发展的限制,也未能提出更好的理论方案。如今,我们知道,浮力的产生源自液体表面的张力。

在第二个案例中,田老师介绍了明末士大夫王徵与传教士邓玉函合作出版的《奇器图说》。这是一部西洋机械百科全书,也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机械知识的作品,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值得一提的是,王徵本身就有较好的算学功底,而邓玉函早年习医,也是一个博学家,与伽利略同属猞猁学院(Accademia dei Lincei)院士,1619年来华,1623年抵达北京,后经徐光启推荐在历局任职。正是两人的共同合作,《奇器图说》才于1627年得以问世。

在这部作品中,王徵和邓玉函也谈到了浮力,并利用十分“中国化”的语言,即“气”的概念,来描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图)。田老师表示,她和她的团队试图将《奇器图说》翻译成外文,在此过程中,她们努力找出书中“奇器”所对应的外文原著,并用全球史的眼光进行对比研究。田老师发现,王徵和邓玉函在创作时翻阅了大量西文文献,令人敬佩;但在翻译时,二人又似乎省略了不少细节,导致本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令人唏嘘。即便《奇器图说》堪称中国“第一机械工程学著作”,但它并未带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许,这正是中西文化视角的差异所致。

到了讨论环节,田老师还就历史上重大问题,如科学革命,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她认为,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写作方式和知识体系,在科技标准全球化之前,不存在绝对的知识等级。在跨文化传统的知识流动中,传播方与接受方的动机对知识的呈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于中国科技史而言,全球视野和视角既有必要又很重要,值得每一位学生和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