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27日,我系“史海新舟”跨学科讲堂第七期通过线上形式举行。本次讲座由我校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主讲,2023级思勉班导师王燕、赵崧杰主持。讲座主题为“对撞与交融:科技史对话文化史四题”,围绕爱因斯坦东亚之行、爱因斯坦论科学与文化的关系、“李约瑟难题”的启发意义、海森伯与玻尔在哥本哈根的会面等展开,探讨了科技史与文化史的深度对话与交融,吸引了百余名系内外师生参与。 01 爱因斯坦1922年底的东亚之行 尽管爱因斯坦的东亚之行广为人知,但仍有许多误传。例如《爱因斯坦文集》中的《对上海的印象》一文,错误地将爱因斯坦在香港的经历描述为其在上海的见闻。主讲人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详细梳理了爱因斯坦在中国的具体行程,澄清了爱因斯坦在中国的访问路线等问题。爱因斯坦访问东亚的三大动因:首先是对异域文化的深厚兴趣,他一直对东方文化充满好奇;其次是德国当时反犹主义的猖獗,促使他暂时离开欧洲;最后是经济压力,作为独立科学家也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然而,尽管计划周密,但爱因斯坦的中国之行最终因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而搁浅,他的主要访问目标调整为日本。并由此对日本的社会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文献档案显示,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都与爱因斯坦产生过互动。然而由于档案的缺失以及相关人物身份的模糊,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仍值得同学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为这段历史揭开更多的谜团。
02 爱因斯坦论科学与文化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在上海留言,这段文字是他在东亚之行后对科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精髓。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并未公开表达过如此深刻的观点,因此这段留言成为理解他思想的重要资料。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进步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冒险和跨越,他独特的科学观,尤其是对科学进步本质的看法帮助他终其一生都在挑战既有的权威,并最终成为权威。通过对《物理学的进化》等著作的分析,主讲人展现了爱因斯坦如何将这一科学观贯穿于科学探索和创新过程中。就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而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外部文化环境的支持,而教育在传承科学与文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科学精神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 主讲人强调,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大家应当深入理解科学与文化的关系,既要关注科学技术本身,也要重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课程最后,主讲人还特别就当前国内外“爱因斯坦研究”的现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并为大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
03 “李约瑟难题”的启发意义 作为一位著名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提出一个影响深远的问题:为什么现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而是在西方兴起?这一问题不仅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也在中国社会中引发了强烈共鸣,被称为“李约瑟情结”。主讲人从李约瑟的个人经历出发,详细阐述这一难题在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影响,并分析东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读,尤其聚焦其在中国学术研究和公众文化中引起的反应。“李约瑟难题”与科学革命紧密相关,以中国为案例重新审视非西方传统在全球文明中的贡献,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中国科学技术传统的理解,也能促使我们反思科学的本质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中国科学与文明的贡献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04 海森伯1942年秋季的哥本哈根之行 1942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在纳粹德国占领时期访问丹麦,并与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哥本哈根会面。这次会面因其神秘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成为20世纪科技史上的一大秘案,至今仍备受学术界关注和争议。 主讲人首先对海森伯与玻尔的生平进行简要回顾,并结合他们各自的科学成就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分析了两人在科学理念上的核心分歧。通过戏剧《哥本哈根》中的情节、玻尔的私人信件、海森伯与妻子的通信等史料,对这次会面的不同解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尽管这些材料为理解这次会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它们的主观性和受限的视角使得会面的真实内容和动机仍然难以确定。 如果聚焦这次会面对科技史和科学伦理的深远影响,不仅激发关于科学家道德责任的讨论,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与政治的交织、历史解读的多样性,以及科学家在战争和政治压力下的伦理选择。主讲人引导大家思考科学家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的责任感,以及科学史对社会、文化、政治的广泛影响。科学不仅是技术的发现过程,更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力量。科学家们必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平衡,同时思考他们的工作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本次课程呈现了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而富有争议的时刻,即伦理和文化维度。 “史海新舟”跨学科讲堂是我系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秉持“历史+”理念,汇聚各领域优秀学者,搭建多维度学习与交流平台,推动历史学与多学科的对话与融合,促进视野拓展与学术思想碰撞。 大阳城集团99aa·(中国)官方网站融媒体中心 撰稿:周梦婷、钱昕瑶 编辑:王思蕊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